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三大特點
國家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,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有以下3個特點——
持續(xù)激勵基礎研究
國家自然科學獎評選出一批原創(chuàng)性成果,有的聚焦基礎研究,如數學研究在現代數論的前沿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,“具有界面效應的復合材料細觀力學研究”處于國際先進水平;有的瞄準應用基礎研究或民生領域的重要科學問題,如“麻風危害發(fā)生的免疫遺傳學機制”研究成果加速了我國消除麻風危害的進程。
2項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全部由化學領域的研究成果摘得: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包信和團隊原創(chuàng)性提出了“納米限域催化”新概念并成功實踐,為催化過程和催化劑設計走向“精準”建立了理論基礎;復旦大學趙東元團隊的研究成果“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創(chuàng)制和應用”在國際上率先提出有機—有機自組裝軟模板合成介孔材料思路,首次將功能介孔材料從無機骨架擴展到有機高分子材料。
強調成果應用積淀
國家科技獎堅持要求提名成果應用需滿3年以上。2020年度獲獎項目平均研究時間是11.9年,其中研究時間10—15年的項目數量最多,占比38.9%。自然科學獎項目“寒武紀特異保存化石與節(jié)肢動物早期演化”是項目組經過15年潛心研究取得的成果。鐘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創(chuàng)新團隊從1979年成立以來,深入研究“呼吸疾病發(fā)生發(fā)展的流行病學特征、分子機制以及早期干預”,對我國呼吸疾病防控做出重要貢獻。
強化國際科技合作
2020年,國家科技獎開放合作的步伐更加堅實。自然科學獎、技術發(fā)明獎、科學技術進步獎等三大獎全部向外籍專家開放,最終由外籍專家主持或參與完成的獲獎項目有5個。科技進步獎通用項目高等級項目中,一半以上服務“一帶一路”建設。國際科技合作獎共受理來自22個國家的54名候選人和1個國際組織的申請,再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最終,來自7個國家的8位外籍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獲獎。
(本報記者趙永新、蔣建科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1年11月04日 第 07 版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推薦閱讀
相關新聞
熱門排行
- 1云打卡!西安終南山下千年銀杏古樹迎…
- 2守住底線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有效…
- 3陜西省第十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(yōu)秀成果…
- 4巴掌大超早產寶寶,152天“生命闖…
- 5圓滿收官!全國第十一屆殘運會暨第八…
- 6陜西五舉措保障困難群眾溫暖過冬
- 7西安工程大學189名電子裁判專業(yè)志…
- 8陜西黃柏塬:邂逅秦嶺“醉”美秋色
- 9西安工程大學黨史學習教育煥發(fā)新活力
- 10西安:全民同心 抗“疫”同行
- 11殘?zhí)貖W會超36項世界紀錄 陜西代表…
- 12確保群眾溫暖過冬(今日談)
- 13鄉(xiāng)村振興再出發(fā)
- 14西安市長安區(qū):秦嶺北麓稻飄香
- 15西安臨潼:“雙減”政策落實落細 “…
- 16秦嶺秋色美如畫
- 17抓整治、堵漏洞、防風險 陜西多措并…
- 18西安市醫(yī)保卡11月下旬停用
- 19陜西淳化:金秋時節(jié)果飄香
- 20我國首次實現從一氧化碳到蛋白質的合成